今天是:2015年04月01日 17:45:42 星期三

当前位置

关于我县健康扶贫情况的调研
发布时间:2018-06-2614:13: 作者: 来源:绥德县政协文史委 浏览次数: 次
恢复窄屏

为了切实做好助力脱贫攻坚工作,5月下旬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宣教文史委干部,对我县健康扶贫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民意调查。调研组深入县合疗办、县医院以及5个镇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进行实地调查,入户查看走访13个村32户贫困户,与县医院住院治疗的8位贫困户患者进行调查访谈,采集了40份扶贫政策执行情况调查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健康扶贫是县委、县政府“1551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大战役之一,由县卫计局牵头,县民政局、各镇(中心)配合,对照“577”贫困退出标准,围绕“因病致贫人群全部如期脱贫、贫困村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广大群众健康水平整体提高”三大目标,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和医疗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工作。开展了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短板、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治、妇幼保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全民健身普及疾病控制等“八大行动”,从源头上遏制了疾病发生,减少因病致贫增量。实现3.16万贫困人口脱贫,26个贫困村出列,全县高质量脱贫“摘帽”的目标。

1. 强化政策落地,全力健康扶贫

1优化诊疗程序。进一步优化“先诊疗后结算”程序,推行了贫困人口住院免缴住院押金。从20178月起,全县24个医疗机构(市级1所,县级2所,县私立3所,乡镇卫生院18所)全部实现贫困人口住院免缴押金,出院“一站式”结算,开通了政务中心医疗结算窗口,县域内免住院押金一站式结算率达100%

2实行免费服务政策。财政共代缴54757贫困人口参合费930.8万元,门诊统筹中一般诊疗费全部由新农合报销;完成了全县54757名在册贫困人口在新农合信息平台的标识工作,确保所有贫困人口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3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新农合报销已达到95%。通过新农合报销、大病医疗救助、民政医疗救助、县区兜底保障四重保障,使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都能达到90%以上;提升了贫困人口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乡镇卫生院达到80%、村卫生室达到90%;提升了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封顶线,比普通人口提升了20%;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补助起付线到3000元,报付比例提高5%;落实了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共有11种大病患者234人,救治232人,救治率99%,建立责任医生团队与患有慢性病的8896人完成签约,重特大疾病救治147人。

4)打造标准化村卫生室。投资500万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03所,剩余2所村卫生室已经开工建设,6月底前全部完工,到时全县105个贫困村每村都有标准化村卫生室。2017年为贫困村村卫生室招聘62名村级公益性协管员,确保了每个贫困村村卫生室都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2018年规划建设94所非贫困村村卫生室,目前已经开工建设62所(其中竣工12所)。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印发健康扶贫宣传资料,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立宣传栏,四支队伍入户宣传张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陕西省贫困人口医疗报销救助明白卡》《榆林市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行动,大力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针对部分长期外出的贫困人口,签约医生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给予健康指导、政策宣传,确保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达到100%

3.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健康扶贫任务

围绕“577”退出标准,对参合率和大病保险、村卫生室达标逐村进行认定,目前已经完成92个贫困村卫生室认定工作,完成15个镇的贫困人口参合认定工作;围绕“577”退出标准,对贫困人口实际住院报付达不到90%的问题,通过四支队伍、签约医生督促未达到报付比例的贫困人口及时到政务大厅一站式结算窗口进行报付。此外,还与各镇(中心)和部门协调,确保县、镇、村、户的数据指标一致,配合水务局启动安全饮水水质化验工作等。

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有效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广大群众对目前健康扶贫政策高度认可,满意率较高,可以说健康扶贫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1.新农合基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我县贫困人口总量大,保障水平高,贫困人口就医积极性得到极大释放,新农合基金显性支出和隐性支出急剧增加,新农合基金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以2017年为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430人,加上未纳入贫困人口的低保人群15394人,享受贫困人口医疗保障人数达到90824人,占总参合人数的31.6%2017年贫困人口住院28327人次,占全县总住院人次的53.9%;新农合补助10548万元,占全县住院总补偿的59.4%;经测算仅贫困人口优惠政策一项就让新农合基金显性多支出3300万。

2.医疗机构负担加重,资金周转困难

实行健康扶贫以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增加了许多公共卫生服务,但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和人员补充,加重了医疗机构的负担。贫困患者合疗报付新政策从去年7月份实施以来,贫困户的住院比例明显提升(县医院将近占到了一半的比例)。按照政策要求,贫困户住院不交押金,合疗报销比例不低于90%,导致医院垫付的资金较多,总额预付资金不足。截止2017年底,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超总额预付达2400万元,县医院超总额预付近1500万元。县医院201814月份,又超出446万元,超出部分全部由医院垫付,医院将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而负债经营的局面。

3.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临聘的编外人员多

县合疗办仅有编制10名,单位现有24名工作人员,其中退伍军人8名,临聘人员4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仅有10名,严重制约着新农合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卫生院医疗检验设备齐全,但普遍缺乏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如崔家湾镇卫生院编制24人,在岗12人,临聘10人。短缺CRB超、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四十里铺镇卫生院编制47人,在岗33人,临聘14人,短缺外科、妇产科、中医科、CRB超、心电、检验等执业医师。临聘人员虽然缓解了用人紧张局面,但编制难解决,待遇偏低,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致使临聘人员难管理,稳定性差。

4.健康扶贫政策调整后,群众满意度有所下降

之前向群众宣传的扶贫政策是到2020年前不变,但实际扶贫工作中2014年、2015年的脱贫户从2016年起医疗救助政策随之停止。2016年、2017年稳定脱贫户2018年起也不再享受医疗救助政策,这些人患病后医疗费用较高,满意度下降,导致有的贫困户抢抓健康扶贫政策机遇,盲目就医,小病大治,不仅危害了自己的身体,更加重了医疗资源和救助资金的负担。

5.边远乡镇的村卫生室建设有待加强

边远乡镇的村卫生室由于服务半径大,服务人口少,按照村卫生室布点要求本应该撤点并村,不宜一村一室。但是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又必须要有标准化村卫生室,目前这些镇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较差,有的网络未接通,设备闲置、药品不全,健康服务水平较低。由于居住人口少且非常分散,村医服务数量少,服务成本高,致使这些地区村医的待遇较低,无法养家糊口。有的村医被迫另谋营生,把村医当作兼职,村卫生室经常无人值守。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健康扶贫资金投入

充分抓住国家扶贫政策机遇,积极筹措资金,补足合疗基金透支额,尽快结束“寅吃卯粮”的运作方式,兑付医疗机构垫付的合疗报付金,缓解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确保合作医疗政策正常安全运行。适当增加边远地区村卫生室的建设资金,增加应急发电、解决通讯网络,保障正常运转,保证验收达标。

2.加强镇村医疗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首先要清理镇卫生院现有人员,加强对长期借调、在编不在岗人员的管理,尽快理顺调动手续,以便空出编制招聘其他人员。对分配到医院工作而不上岗的,督促限期上岗工作,否则不予保留职位。二要注重医疗专业人员的培养,每年举办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分期分批选送乡镇卫生院骨干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三是要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结对帮扶,加强培养和带教,采取巡回医疗、远程会诊等灵活多样的帮扶措施,提高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技术水平。

3.继续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接受能力的群众,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网络平台、微信、QQ等信息手段,扩大宣传面,使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减少贫困户小病大治、过度医疗现象,消除贫困退出户由于羡慕嫉妒而产生的不满情绪,提升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4.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缓解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局面

适当增加合疗办人员编制,一方面能加强经办监管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现有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问题,以稳定和加强新农合监管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补充,可以增加公益性岗位招聘名额,结合实际,进一步简化招聘程序,缩短招聘周期,为人才引进创造条件。尽快补充检验、影像等科室专业人员,杜绝设备闲置或无证上岗现象。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5.提高偏远地区乡村医生待遇,稳定村医队伍

调高偏远地区乡村医生的补助标准,通过保障他们的最低工资等增加收入。对现有在岗村医,可以参照协管员管理模式,由财政补贴交统筹,解决村医养老的后顾之忧,以稳定村医队伍,从而稳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