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5年04月01日 17:45:42 星期三

当前位置

2013绥德年鉴
发布时间:2014-04-14 09:16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次
恢复窄屏

2013年,全县上下积极应对特大洪涝灾害、非法投资矛盾以及群体性、突发性上访多发的严峻局面,齐心协力,准确研判,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95亿元,增速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7亿元,增速13.6%;财政总收入2.18亿元,增速1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07万元,增速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增速11.6%;农民人均收入 7326元,增速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万元,增速10.7%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严格执行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认真落实“五个一”机制,开工建设5大类70个重点项目,一批顺民意、惠民生的重点项目有效推进。文化广场、水电站改造、汉画像石馆、电力大楼和火车站道路河堤等17个项目全面完工,完成投资23.6亿元。307南过境线隧道全线贯通,完成北过境线前期工作,得到中省市大力支持;城东保障性住房、黄土风情园石魂广场、新农村电气化和坡改梯等39个项目有序推进。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新增规上企业3户,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7.45亿元、利税6.37亿元。世界级企业肯德基入驻绥德,臻梦镁合金和新奥清洁能源项目落地物流园区。
    ——现代农业成效明显,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以“三园区一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总产量达到8.7万吨。裴家峁省级农业园区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基地、储藏库和交易市场,华东省级农业园区建成特色果品基地和休闲设施9处,中角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百亩旱作农业示范和山地塑料大棚,建成万亩山地核桃实验基地,实施了农业部指定的万亩山地优质苹果示范园建设,新栽果树2万亩,山地苹果荣获陕西国际苹果博览会优质苹果金奖、果王大赛二等奖,芝麻蜜和苗木培育2项产业,创产值1.44亿元。建成龙头企业35个,市级休闲农业创建示范点2个,完成有机农产品认证13项,新增红枣有机认证1个。新上规模养殖场66个,实现畜牧业产值3.5亿元。完成劳务输出8.6万人,创收8亿元。实施水保综合治理102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2.5万亩,新建、加固淤地坝32座,完成安全饮水34处,新修通村水泥路154公里,完成整村推进、板块开发和集中移民扶贫开发任务,荣获全省移民搬迁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先进县称号。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1.1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镇化率提高至38.1%。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市级评审,完成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田庄重点镇规划编制,启动城北片区和老城区详规编制,正在编制崔家湾、义合、吉镇3个重点镇总体规划,城市详规覆盖率提高到92%,撤县设市顺利通过市级审核。完成水厂扩建和千狮桥、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公交停靠点建设,建成蒙恬公园。全力推进 “一城四创”,完成城区主街道、火车站道路和河堤绿化,新增天然气用户3224户,城区绿化覆盖率和气化率分别达到35.5%和72%以上,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县城考核验收。城市商贸流通日趋繁荣,联丰、新世界商场新增营业面积35000平方米,五一商城、雕阴市场、龙湾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已经成为榆林南部六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积极开展城市管理调研,开展液化天然气、“打非治违”和国土管理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清理规范加气站5户,查处违建案件85起,拆除违建面积6341平米,有效遏制了非法加气站经营和违法修建行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改善民生。实施15年免费教育,落实1/3县级财政投入教育事业,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强县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稳居全市第一、第二,并摘得全市文科状元桂冠。绥德中学省级示范创建通过市级初验,教育基础设施和城乡幼儿园建设顺利推进。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415元,参合率达98%以上。实现药品“三统一” 和“零差价”销售,基层医院基本药物价格下降30%,县医院新住院大楼全面投运,中医院完成二级甲等创建。开工建设保障房1850套,竣工1492套。建成农村“老年餐桌”试点,引进城区放心早餐,实施医疗“一站式”救助,发放2428万元救助资金,居全省前列。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从7000 多名库存毕业生中考试招聘411名事业单位人员,特招教育、医护人才115名,安置复员军人83人、开发公益岗位358个,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4480 万元,失业率稳控在3.9%以内,23.9万人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项保险,就业再就业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产业规划不断完善,文化旅游稳步发展。启动文化旅游产业总体规划、红色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党氏庄园实现全县国家级文保零突破,申报市级、省级“非遗” 保护各3项。积极推进省级文化旅游街区、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和黄土风情园建设,建成“一主五副”的革命纪念馆、新旧绥师、郝家桥纪念室和西北局旧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黄土风情园石魂广场、道路绿化取得实效。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演出,荣获全省陕北民歌“文华奖”和全国文联“山花奖”,文化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在 28%以上,获得全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行政能力明显提升。坚持依法行政,阳光执政,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创新建议提案办理机制,采取宣传、广电、督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位一体”的督查办理模式,办结人大建议24件、政协委员提案54件,使办结率达到 100%。二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廉政警示教育、人民政府人民评和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党政纪处分111人,警示训诫43人,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三是全面推行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公务卡改革和项目库建设,建立任中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机制,特别是按照“分类处置、区别对待”原则,依法依规处置非法集资问题,及时启动大维稳机制,发挥公安部门主力军作用,减少了投资户损失,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四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清理清退、公务用车清查和国有资产管理活动,清理清退办公用房257间4042平方米,减少公务用车15 辆,对14家单位和部门的91间门市实行公开招租,增收租金116万元。五是安全生产四项主要指标实现“一上升三下降”,未发生10人以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应对特大洪涝、地质灾害,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及驻绥武警官兵参与救灾抢险,紧急搬迁危房户1500户,及时下拨专项救助资金,救助受灾群众5000 多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获得全市防汛抗旱目标考核第1名。六是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坚持打击毒品犯罪“常态化”,建成“四位一体”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成功召开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攻坚现场会,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0.8%,公安工作获得全市综合考核第1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同时,食品药品、人防、物价、县联社、质监、粮食、盐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工商、老龄、残疾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