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5年04月01日 17:45:42 星期三
政务公开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单位介绍

    一、乡 情 简 介

    张家砭属于绥德县十六乡镇之一,位于县城西北方位,政府驻地离县城不足2公里,是典型的城郊乡,东临名州镇,西接石家湾镇,南依田庄镇,北靠四十里铺镇,西南与子洲县相连,地形西高东低,无定河在东部自北向南依乡而下,成为与名州镇的界河。大理河自西北向东北穿乡而去,在清水沟汇入无定河,境内水量充足。国道307从名州镇军民桥沿大理河逆行西去,高速公路GZ20至东向西从北部无定河岸凌空穿越玉家沟、问沟俩村,国道210沿无定河南下,与我乡隔河相望。包西线、太中银两条干线铁路相交的绥德火车站,落地本乡无定河沿岸的十里铺、丁家沟两村之间,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地形多山少川,丘壑纵横,植被稀少,春多风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概    况

    张家砭乡总面积98.13平方公里,东北至西南夹长,约25公里,西北至东南较窄,不足5公里,全乡三十一个行政村,主要分布在无定河沿岸,大理河沿岸和境内的五里湾、郝家桥两道沟内。截至2011年 12月31日全乡共有31个行政村,161个村民小组,1035户28082人。总面积147359亩,耕地43105亩,林地11947亩,果园 2606亩。地形西高东低,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四季分明,春多风沙干旱少雨,夏秋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物产是豆类、薯类、杂粮、玉米等。地下资源未探明。工矿产品主要有砖、水泥预制品、石子等建筑原材料。农副产品主要有玉米、黄豆、洋芋、谷子等。

    三  历史 沿 革

    1940年3月绥德组建了政务委员会,5月,对原国民政府时期的联保制进行精简合并,隶属于沙滩坪区公署(1941.12—1949.9)的一乡(郝家桥)、二乡(五里湾)、三乡(沙滩坪)、七乡(十里铺、五里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7月,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通知,绥德县政府决定将沙滩坪区改称第九区政府,同年12月,区政府改称区公所,驻地迁往五里湾村。1955年7月,改称沙滩坪区公所,8月驻地迁往张家砭村。1956年3月,区划调整时,设立了张家砭区公所,下辖徐家坪、沙滩坪、马家洼、田庄、马家坪、五里店6个乡。1958年9月,绥德县行政区划调整后划归卫星(城郊)人民公社。1961年7月,在原绥德县内增设张家砭人民公社,下辖32个生产大队。1968年4月,经陕西省榆林专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张家砭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隶属绥德县革命委员会。1984年7月张家砭人民公社改为张家砭乡,乡长徐志惠。1990年4月,设立乡人大主席团,乡党委书记延崇高兼任主席团主席。2011年7月,乡政府迁入新址,驻地仍在张家砭村,同年11月11日,召开了第十八届乡人民代表大会,朱国旗当选乡长。

    历 史 文 化

    张家砭乡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合龙山相传西汉就建有庙宇,为远古五龙氏属地。现在的真武祖师庙会,是绥德城内最红盛的宗教文化场所,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办盛大香烟庙会,八方布施、香客云集,收入百万元以上,并举办有笔会,吸引各处文人学士,弘道扬儒。山上常年游客不断,建筑屡经翻新,树木葱茏,灯光华丽,实为绥德一大主要文物古迹游览胜地。张家砭村大理河南岸的虞姑娘娘庙,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之后,尧舜教民稼穑之所,常有频古之人来此祭奠。马家洼观音寺更是善男信女常去之处。三处古迹遥相呼应,相距不足千米,集中展现了张家砭乡更古以来的宗教、历史和文化。

        位于大理河、无定河交汇处的落雁砭村,与今日绥德县城仅一河之隔,村名是因传说汉代王昭君出塞时,在此观赏秋景,引来南飞大雁收翅观看而得名。村内有革命时期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住过的宿舍旧址。邻村清水沟村,则有古绥德州八景之一的赏月台、晋溪洞、月宫山,是追古思昔、观赏今日绥德之巨变的绝佳视角点。

        郝家桥村现存有共和国成立之前,在绥德闹革命的习仲勋等一批共产党人生活、工作过的小院,现已设三间展览室,有习仲勋、刘玉厚纪念碑,被列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高山之巅的砚池一、二、三洼三村与子洲县相接处有占地千亩,形似池潭的涧滩。邢家塬有至西向东近五公里的山顶平原,原有开山之初留下的直径一米多的古松树,只可惜在文革时期被伐,做了乡政府的办公用品,塬下有毛泽东转战陕北时小住三日的黄家沟小院。在热火朝天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曾于一九七五年在这里召开过党代会。县上的引水上山,大战邢家塬的宏伟蓝图,因缺乏科学依据而被迫下马,至今在白家湾山顶留有可蓄水5000方的干池。

    问沟村,村名全称问儿沟,来源是传说在秦朝时,始皇帝来绥德城,路过此地,问山野村民扶苏居于何地而得名,可信与否,无从考察,但该村小庙内三株粗细不等的老酸枣树,距今却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当地老者说,他们小时候听老者说就是现在这样粗细,现在我们也老了,树好像没长,还是那样。每年秋季果实累累。

    基 础 设 施

        张家砭乡改革开放前,基础设施条件差,公益事业设施少。五十年代开发大西北时加宽了吴定公路。七十年代初实现了沥青硬化。解放初大理河、无定河没有一座桥梁,全靠渡船、支木桥渡河。六十年代合龙山下修了一座漫水桥,结束了郝家桥、五里湾两道沟淌河历史。七十年代柳家庄修了铁索桥,九十年代沿无定河修了柳家庄大桥、五里湾大桥,张家砭漫水桥,延家岔至玉家沟漫水桥,结束了渡船淌河历史。2005年至2009年利用国家集中投资机遇,水泥硬化了郝家桥沟、五里湾沟通村公路,邢家塬、黄家沟、五里湾、张家砭、白家湾、落雁砭、清水沟、王庄、高石角、五里店硬化了村内主干道。张家砭、清水沟、马家洼、五里店拉上了公路照明灯,三十个村完成了农网改造,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

        七十年代初,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村村通了手摇电话,户户通了广播,改革开放后,于九十年代初报废,2000年以后,被程控电话取代。2005年后,手机得到了普及,实现了信号全覆盖。至2010年电脑互联网在各村都得到了应用,家用小汽车逐步走进农村,通讯、交通方面已不再是农民生活中的问题。

    六、 农 业 产 业

    解放以来,张家砭和全县一样,一直是个农业为主的乡镇,七十年代农业生产跨长江过黄河上纲要时期,大兴农田基本建设,各村打坝、修梯田,初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产量一直徘徊在一百万斤左右,难以解决温饱问题,当时的五里湾村是全县典型样板村。一九八二年实施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85年至2000年十五年间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自给有余,同时发展起了果树栽培、养猪、养鸡、养羊事业。农业生产主要谷物是以秋粮中的高粱、玉米、谷子、黄豆为主,薯类主要是洋芋、红薯,油料作物主要是葵花、蓖麻油为主。农民很少外出,主要在家从事农林牧副业生产,冬闲进行农产品加工,最著名的农副产品有井畔产的粉条、高石角的皮毛、蒲家圪崂、五里湾的瓜果,在本地小有名气。

        2000 年以后,农业生产逐步改变了经营方式,走上了两极分化,有条件的村户们进行了专业化生产,没条件的青壮年纷纷放弃农田种植,走南闯北,进行劳务输出,加入建筑大军。在家的农业生产,多数庄户主要是以自己够吃为主。2002年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种粮收入比较收入较低。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从事集中养殖,在国家、政府的鼓励、倡导下,发展起了百只、千只养鸡场、养猪场,奶牛养殖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主要是五里湾、邢家塬、黄家沟等村比较典型。2004年在五里店、清水沟两村之间,县上集中批准了奶牛养殖场,最多时,吸引了周围各地30多户养殖户,其间发生了全国性非典、禽流感传染病,猪瘟、鸡瘟、布病等引起了不安,但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未造成大的损失,养殖业产值得到较大提高,形成了农业中的新兴产业。水利条件较好的五里湾、五里店等村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成了为城市生活供应蔬菜的主要点,并发展了大棚、小弓棚等生产技术,冬季,市民也可以吃上本地蔬菜了。

        芦硷、柳湾、折家硷等山地为主的村,则发展起了葡萄、接杏、苹果、桃等水果,最繁盛的一九九五年,村村都有集体苹果园,是集体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全乡苹果园2000年达1.3万亩,达到鼎盛期,以后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红枣和其他小杂果。

        2002 年,在国家提倡退耕还林的政策指导下,三年内实施了1.49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每年得到国家每亩140元的粮食补助,20元管理费补贴,全乡29村实施了退耕还林,绿化了山川,起到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减少风沙,保障收入的作用。同时,榆林市政府决定实施封山禁牧,放养羊只得到限制,以毛皮为主的绵羊养殖基本绝迹。2000年前后试行引进小尾寒羊未成功。

        农作物种植发生了变化,产量高的薯类因劳动强度大而导致了种植面积减少,油料作物因市场价低而面积减少。那些产量低、价值高的黄豆、绿豆、豇豆等小杂粮种植面积得到扩展,玉米等粮饲兼用型得到扩大,农民吃的白面、食用油等则主要靠外面供应,农产品的商品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青壮年农民则主要以外出劳务输出为主要收入来源,种地已不再是主要工作。2000年以后,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中年妇女,农村住户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计划生育工作从1992年后逐年加强,出生人口减少,2005年以后小学生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年轻家长送孩子进城读书,离开了农村,小学数量急剧减缩,原来20多所小学缩减为四、五所。农村人口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除少数专业户、种地大户外,大部分靠劳务收入为主。

    七 工 业 经 济

       张家砭乡工商业发展起于改革开放之初,七十年代以来,在发展社队企业、乡办农场、林场的基础上,兴办了集体所有的粉条厂、轧钢厂、纸厂、砖厂等小型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交通优越,商业门市、运输业、饭馆旅店等自从国家开放经营后,便纷纷建立起来了,是绥德个体、乡镇企业发展的排头兵,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企业家和样板厂子。最典型的是:建材行业中,砖厂:离城近的白家湾,落雁砭、清水沟、张家砭、五里湾等村都有集体办的罐罐窑烧砖企业进入九十年代,逐步转为轮窑砖厂,产量大,成本低、效益高,最盛时全乡有23个砖厂。2000年后,进入空心砖生产与实心砖并列,砖厂个数剩下5个,全部实现了轮窑生产,产量却是最繁盛时的五倍多,出名的有五里湾砖厂,白家湾砖厂等。采石场:八十、九十年代,农村大兴土木,纷纷建起石窑,石头用量大增,2000年后,建筑用石子,河堤工程用石料,使邢家塬大石沟几被炸空,整天炮声隆隆,机声不断,几乎成了打石头专业村,青壮年农民以此为生近20年。五里湾、十里铺沙场供应着各个建筑工队,2000年以后,由于沙源有限,发展到直接进无定河抽沙,清水沟至玉家沟、王庄抽沙不下30户。黄家沟、五里湾等村办起了石子厂,炸河槽取石,清理了大理河,后因爆炸物安全问题,2006年以后逐步取缔,向外延伸,逐步远离了城周围和人群密集区,退出了我乡的主要生产行业。

        商业:从七十年代的张家砭供销合作社,逐步发展。起初是绥德中学校门口,榆林地区卫校校门口的个体零售摆摊,到八十年代末期发展为集中的二十几户。九十年代逐步新建成了固定商铺,至2010年已发展成几段繁华的街道,吸引了外地的商户也来经营。主要地段有五里湾桥头到乡办中学门前一段;张家砭供销社原址到水文站一段;白家湾旧车站桥头到物资公司门前一段;清水沟永乐大桥桥头左右附近,常年人头拥挤,俨然一个小商城,各种经营应有尽有。一些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逐渐离开本乡田地,发展到县城、市里、省里,逐渐开起了超市,办起了公司。

    食品加工中,原来小打小闹的炒瓜子,后来发展成食品加工厂,最典型的折家硷的马优胜,炒货打出了全省名牌。落地我乡的食品加工业中的企业还有老闫家炒房,三十里铺杂粮,苦菜茶等名牌。马家洼的豆腐,折家硷的醉枣较出名,白家湾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大,清水沟的晨露纯净水厂由邢家塬人最先办起,五里湾、清水沟两个纯净水厂改变着绥德人民的饮水习惯。

    八、 文化教育事业

    张家砭乡尊师重教传统深厚,历来官民重视教育,改革开放之初,全乡有中小学24所,中等专业技校3所,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机构逐步缩小,完全制小学缩减为张家砭中心小学、五里湾小学两所,中学有绥德中学、张家砭中学两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于2010年底前已全部撤走。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主要有位于十里铺村的原榆林地区教师进修学校,九十年代学子云集,培养了全市十二县区两千多名中小学教师,后并入榆林师院,原校址交绥德县,更名为绥德县农职业中学,2008年,绥德火车站扩建占用,职业中学迁入名州镇。位于清水沟村的绥德县广播电视大学和教师进修学校,办学几十年,圆了大批农家子弟的大学梦,也于2010年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并入全县新的职教中心,原址出售,为现在的清水湾开发小区所拥有。位于五里湾、张家砭两村之间的榆林市卫生学校是全市最早、建制最全的职业卫生学校,创办于1960年春,在西部大开发大潮中,为扩大影响,面向未来,经市政府批准,于2010年9月整体迁往榆林市,旧址出卖开发。1990年至2010年是绥德教育变化最大、最繁荣的二十年,张家砭乡教育资源占全县中等教育的80%,目前的绥德中学是全县两所重点高中之一,升学率、入学率、师资比率均占全县之最。张家砭中学,1969年初办于张家砭村,1970年迁入马家洼观音寺旁,1997年选址于榆林市卫校对面的沙坪川,由张家砭、五里湾、马家洼三村共同出地,县乡出资,新建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三栋,现任校长李保忠热心教育事业,十几年如一日,使其成为全县乡办中学中的佼佼者。中心小学、五里湾小学是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机构逐步精简后留下的精华,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师生人数均属于规模大、条件好的一类。

    九、 医疗卫生事业

    七十年代在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村村培养了赤脚医生,乡卫生室发挥地段医院的作用。八十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有所减弱,九十年代改革乡医院为事业单位,企业核算,医疗机构除完成农村计划生育手术工作、定期防疫、婚前体检外,基本没有住院病人,处于萧条状态。2003 年突发的“非典”事件后,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被列为全预算单位,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经费得到保障,防疫工作得到重视,2005年后进行单位扩编,增加人员、设备、床位,2007年后实行新的农村合作医疗,更扩大了为民服务的业务范围,对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给予了养老补助,各村设立了村卫生室,招收一批新的卫生人员,更新设备,维修或新建了村卫生室,实施药物配送,方便了村民小病就近治疗,整体医疗卫生事业走过低谷,又向前大步发展。

    农村卫生工作九十年代前未有进展,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顺其自然,缓慢发展状态。2005年以后,按照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标准,逐步把沼气生产、改厕工作、人畜饮水工程、垃圾收集、公共厕所修建与村环境建设相结合,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人口集中的大村、城郊村、外来人口集中村,改善变化明显。人饮工程五年有 130处取水点得到修缮,

    社会保障事业

    随着九十年代全国范围的脱贫致富,农村进行了普遍的税费改革,2003年减少了农业土地计税面积,减税40%,2005年,取消了历代延续的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实施了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取消招待费、取消杂支摊派,严格限制农民人均负担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2000年始,实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由村民集体决定,支出限制在年人均纯收入的5%范围内,国家财政按比例补助。教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取消了各种杂费,减轻了上学负担,2006年,实施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落到农村,按责任田每亩补贴一定数目的现金,年年见涨,至今延续。

    2008年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后,大病救助比率不断提高,民政救助次数增多,范围扩大,八十岁以上高龄老人实现逐月定期补助,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夫妇奖励金提高。2011年7月启,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都领取固定的补助,生活得到了保证。